在世紀疫情沖擊下,百年變局加速演進,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,2022 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三重壓力。反觀中央空調行業,受原材料漲價、房地產低迷、疫情反復等多重因素拖累,中央空調行業正經歷著近10年來前所未有的挑戰。2022年上半年,中央空調行業依舊“難”字當頭,疫情的持續且不確定影響使得本就低迷的市場“雪上加霜”。
據《中央空調市場》統計,2022年上半年,中央空調行業同比下滑1.37%。從數字上看,與去年增速相比,行業下行趨勢明顯,樓市探底、民間投資觀望、工程進度放緩、缺貨嚴重等諸多不利因素讓行業經營環境變得更加嚴峻。這種環境令中小企業面臨極大的生存考驗,小企業缺乏抗風險能力,破產、倒閉現象時有發生。相對而言,大企業抗風險能力強,進而使得上半年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升,中小型企業的市場空間遭到進一步擠壓。
從《中央空調市場》監測的 50大市場主流品牌數據來看, 2022 年上半年“國進外退”的局面持續加劇,國產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達50.04%,美的、格力、海爾、海信、天加占據國產品牌領先位置。日韓系品牌陣營占有率達36.44%,相比2021年同期占有率略有下降。在國產品牌、日韓系品牌對歐美系品牌傳統優勢領域的進一步蠶食下,歐美品牌占有率下降至13.52%。
從市場層面看,2022 年上半年,中央空調行業表現出了以下幾個特點:
01
雙重夾擊,地產零售需求雙遇冷
房地產向來是中央空調產業的“晴雨表”。房企債務違約、資金鏈斷裂頻繁發生,購房客戶觀望情緒持續蔓延,投資性需求維持低位,房地產市場面臨近 10 年來最大下滑局面。新房成交量大幅下滑,二手房交易也持續萎縮,進而給中央空調零售市場造成了嚴重的沖擊。地產低迷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同樣給相關行業造成顯著影響。另一方面,上半年3月-5月份,受疫情拖累,全國多個城市小區嚴格封控,家裝施工進度暫緩,影響了零售的出貨進度。6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遺留訂單集中呈現,當月銷售數據表現亮眼。但新增訂單明顯減少。從趨勢上看,上半年零售市場在疫情趨緩下有了一個回升的勢頭,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零售市場出現好轉,反而是一種前抑后穩的發展態勢。
02
需求萎靡,中小項目投資臨近冰點
全球經濟形勢、國內疫情多點發生,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存在,傳遞至市場層面導致民間投資信心不足,商業項目投資趨于謹慎,投資市場表現并不活躍。尤其餐飲、娛樂、酒店等高度依賴客流量的行業在疫情的沖擊下遭受重創,這些領域的項目數量在上半年明顯減少。不過,5 月下旬疫情趨緩,延緩的項目有明顯松動,但多為遺留,新增項目數量較少,可以判斷下半年商業項目不容樂觀??傊?,當前環境下,商業項目正處于持續萎縮狀態,在中央空調領域的占比也將進一步減少。企業已經很難在商業市場獲得大幅增長的可能性。
03
點點星火,細分領域增長韌勁十足
與傳統的商業項目持續收縮相比,細分領域在中央空調項目市場上的強勁表現令人側目。醫療、實驗室、電子凈化、新能源鋰電、半導體等行業的投資持續加快,項目數量有明顯提升,成為近年來持續引領行業增長的重要板塊。如今,細分市場在品牌項目規模中的占比逐步提高,市場規模也在持續攀升,或將成為中央空調市場增量市場的重要部分。不過,與以往有明顯區別的是,今年上半年軌道交通、數據中心項目施工進度有所放緩,數量明顯回落。國家提出“東數西算”戰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或將對行業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。
04
供需失衡,缺貨潮洶涌難緩解
上海長達近 2 個月的封控期造成了全國中央空調企業供應鏈吃緊、產品零部件短缺等現象。在企業重塑與之相匹配的供應鏈前,工廠產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拖累。雖然 5 月上海開始逐步恢復,但在供應鏈不順之下,生產企業出貨量有所減少,無論項目還是家裝市場均出現明顯的缺貨現象。與此同時,華東及華南部分地區受疫情管控,各地物流流通速度放緩,運輸成本增加,項目供貨周期延長。另一方面,上半年廠家陸續公布6月份后產品漲價通知,單月渠道庫存量明顯增加,但廠家產能受限,難以交貨,造成了廠家回款易、出貨難的狀況。從目前的趨勢上看,這種市場缺貨現象盡管有所緩解,但仍會持續一段時間,短期內不會得到根本解決。
05
資金不足,公建項目進度難突破
政府投資的公建項目歷來是中央空調行業銷量的權重板塊。學校、醫院、軌道交通以及體育場館等公共建筑均是政府投資的重點民生項目。然而,疫情當下,政府疫情防控壓力增大,防疫預算支出增加,造成民生類投資項目進度放緩。從項目類型來看,基建項目開復工速度明顯快于房建項目,但由于資金端約束加強,基建增長明顯放緩,整體投資增速維持低位。以學校類項目為例,學校類項目多為EPC總包方式操作,承建方建設資金不足,項目復工復產進度緩慢。不過,與之相反的是,政府主導的醫院、高端制造、高科技產業項目增長勢頭明顯,成為政府投資的重點項目。06
爭相讓利,行業價格廝殺愈演愈烈
2022年上半年,受成本居高不下,需求持續低迷等因素影響,一些暖通企業經營業績出現下滑,企業之間的價格戰悄然打響。此外,部分上游供應商停工停產、物流運費上漲、交貨周期延長、終端庫存偏緊,進而造成廠家的利潤進一步探底。另一方面,鑒于原材料價格上漲,自2022年初廠家陸續提高產品價格,可產品提價后傳遞至終端市場的過程中,商家承受了漲價以及消費者對價格敏感的雙重壓力,造成其盈利降低。在利潤難以增長的背景下,越來越多的中央空調企業將目光轉向了節流。業內人士預測,隨著原材料價格穩定,且下滑趨勢明顯,下半年中央空調生產企業的利潤率或將進一步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