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“綠色”、“低碳”、“高效”等概念全面進入暖通市場,高效機房建設蔚然成勢。長期以來,空調制冷機房運行能效普遍偏低,實際運行的能效數據鮮少有專業機構實時統計,導致數據不透明、公信力缺失的現象讓用戶對高效機房的節能性始終抱有質疑,嚴重損害了行業的良性發展。
標準是一個行業得以行健致遠的基石,越來越多的暖通人士開始意識到各說各話的弊端。為有效推動高效制冷行業穩定、高質量發展,構筑統一的行業標準與能效公信機制,9月29日,由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主辦,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、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有限公司協辦的首屆“大師杯”高能效空調系統工程大賽為行業帶來生機和亮點。賽事專項設立專家評審團,對入選項目進行全過程數據統計,甄選出優質樣板工程,為行業帶來創新模式和成功經驗。
共測共建共享,天加攜手大師杯推動行業公信力機制建設
在暖通行業,千句萬句口號不如一紙數據更具說服力。高效機房作為降低公共建筑整體能耗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,運行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是影響客戶選擇的衡量指標。為了保證數據的嚴謹和真實性,“大師杯”對申報的65項申報項目進行全過程評審,以經過至少一年的運行數據為基本標準,遴選出48項精品項目后,再組織權威部門進行現場實測,對其節能效果進行評價及認定,確保最終評選過程的科學客觀公平與公正。
當然,保證高效機房節能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只是手段,讓機房運行數據真實可靠地在行業與客戶群共享才是最終的目的。這就要求,必須構筑專業化的數據共享平臺,實現機房運行數據全域共建共享,構筑具備行業公信力的三方不間斷云端能效監測平臺,而這也是“大師杯”舉辦的初衷和目的。多年來,天加一直致力于推動行業測評數據的真實與共享,讓高效機房節能看得見。
作為榮獲首屆“大師杯”卓越獎的天加環境,其申報的“廣州地鐵13號線新塘站高效機房”項目所打造的“全生命期成本更低”系統集成方案和創新投資解決方案與“大師杯”大賽強調的誠信、真實、高效、綠色理念不謀而和。
圖/廣州地鐵高效機房示范站節能數據
為了彰顯看得見的誠信價值,天加通過區塊鏈數據傳輸加密技術建設并增強節能數據公信力,從傳感器最底層的數據開始上傳,確保機組運行數據的不可篡改、永久可追溯和公開透明,通過客戶方、集成商、國家權威檢測機構共同管理,建成三方公信力平臺,以后持續精進主動尋優的算法技術,量化能源管理指標,讓行業三方數據可視化,大大增強了數據的真實性、可靠性和有效性。
圖/基于區塊鏈驗證的物聯能管云平臺
如今,該模式已成功運用在南京、廣州、深圳、成都、徐州等城市軌道交通線路;中國通號、塔貝拉水電站、東城藥業等多個商貿建筑、GMP藥廠、電子藥房、數據中心等行業領域內,在暖通空調業內掀起了誠信共建、互惠共進的思想浪潮,將不斷升級和拓展,推動高能效空調系統技術在整個社會的應用和發展。
省心省力省錢,天加EPC/EMC模式推動全生命期戰略
在高效機房建設過程中,高效機房的最終效果往往會受到項目管理模式的影響。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必須按照設計-招標-建造的順序方式進行,工程要經過規劃、設計、施工三個環節之后才移交給業主,項目周期長且業主管理費用較高,不僅前期投入大,變更時也容易引起較多爭端。在碳中和背景下,傳統的高效機房建設項目管理模式亟待轉型。變革引領未來,創新驅動發展。得益于“大師杯”所推動的誠信與標準建設,EPC和EMC模式成為天加打造超高效機房的又一柄利劍。
圖/EMC和EPC創新商業投資模式
高效機房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空調系統綜合體,設備的選型、優秀的設計、可靠的系統控制、安裝施工、精細化的調試和智慧的運維是高效機房系統搭建的完整鏈條,從源頭到最后的交付,一個責任主體才有機會做好,才能做的更好。通過EPC模式,天加可以為客戶提供對項目的設計、采購、安裝、調試、交付等全生命周期管控工作負責,在減少協調工作量的情況下,提高工作效率,縮短工期,有助于實現超高效機房的完美建設,引領并推動行業進步。EPC與EMC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的確立是天加在商業模式上的一次深遠的變革,標志著天加為高效制冷領域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和思路,推動行業由單一的產品交付向系統能效指標交付,切實讓客戶省心、省力和省錢。
伴隨著“大師杯”的圓滿落幕,在高效機房領域,不論是三方共建平臺的打造與合作模式的構建,還是EMC與EPC商業模式的推行,天加所做出的努力,只是點燃了點點薪火,要讓公信力機制燃遍整個行業,推動中國制冷行業走向高速發展,仍舊需要行業齊心聚力,推動共測共建共享的三方平臺走向行業走向客戶,推動制冷行業邁向升級轉型新臺階,為中國“雙碳”目標的實現增添助力。